飞捷小站
主页  〉浦洛基《大国的崩溃》

浦洛基《大国的崩溃》

一个超级大国的覆灭
话分两头,笔墨集中,锁定苏联解体前最后五个月
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不是一本专著区区数十万字就能说明白、讲透彻的。浦洛基巧妙地规避了将本书写成一本苏联史、国际共产主义史的风险,将目光锁定在“八月政变”至戈尔巴乔夫圣诞夜宣布苏联解体这五个月,这五个月是苏联命运最为关键的五个月,也是作者熟悉和亲历过的五个月。
戈尔巴乔上台后的激进的改革措施,冒犯了保守派,动了很多人的“奶酪”,苏共内部很多保守势力对其发动了强有力的回击,他们发动政变,试图将戈氏架空。突发的情况也让大洋彼岸的美国及老布什及其他国家领导人目瞪口呆,并试图尽快插手这一事件,以稳定世界格局,稳固自己的利益。
这五个月中,对于苏联政局动向,布什倒是比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更忙更累的人。他一方面拉拢西方主要国家做美国的战略伙伴,一边和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克拉夫丘克等人建立紧密联系,试图影响和引导苏联政局的变革方向。他的这些努力没有白费,最终的和平解体基本没有出乎布什的预料,虽然他并不想看到或者那么快看到苏联完蛋。
150天是苏联命运的转折时期,这段时间美苏领导人活动频繁,苏联国内、美国国内的民众也是对事件最为关切,并指望时态朝向自己预期的有利局面发展。
当然,浦洛基没有仅仅从莫斯科或是华盛顿的角度讲述了这段历史,还从乌克兰和其他加盟共和国的视角出发来阐释,而许多至关重要的决定正是在这些共和国做出的。但是主角只有两个:台前的苏联,台后的美国。
浦洛基具备写这本书的天时地利和人和。他曾是苏联人,在危难之际逃离出境,此后长期从事的也是历史研究和教学。苏联解体前后,他与众多前苏联党政要员还有过接触,他还通过职务的便利,得以查阅一些机密的档案,老布什图书馆相关资料披露后,此前关于苏联解体的种种猜测和假想也得到了证实或推翻。在一定程度上,本书的观点,是对传统见解的一定程度的挑战和颠覆,尤其是美国以冷战胜利者自居的态度和社会主义阵营对于苏联解体“美国阴谋论”论调,浦洛基都以史实为依据,进行了否定和驳斥。
不仅如此,面对繁如烟渺的历史事件,这本书的分析也是一针见血。尤其是它揭示了美国政策的自相矛盾,阐释了促使前苏联共和国走向各自归宿的推动力,包括乌克兰人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这一点恰恰是以前史学研究常常忽略的地方。
摇摆不定的华盛顿和白宫
白宫曾试图挽救苏联,布什政府希望戈尔巴乔夫和苏联尽量延长生命。冷战的两极格局,美苏看似你死我活的“一山不能容二虎”,其实背后的纠葛没有这么简单。把苏联搞垮,美国并没有此类意愿,也就是说美国政策的目的并非想促使苏联解体。直到1989 年、1990 年甚至1991 年,情况也都是这样的。
“没有任何人希望苏联解体。”这是布什写给戈尔巴乔夫信中的一句话。布什及其政府的确没有想要通过以推动波罗的海独立的方式扼杀苏联。
布什为了使苏联延续,尝试了各种外交手段。与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多方斡旋,与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克拉夫丘克等打太极。布什知道苏联局势的任何变化“深层含意和涉及到的复杂性”,不是拳台上击倒对手那么简单。
布什确实希望苏联能够存在下去。因为苏联能否继续存在对他的安全议程很重要,他的议程重点关注的仍然是苏联核武器问题,冷战正酣的时候也是如此。
获悉苏联出状况后,布什与英国总理梅杰、法国总统密特朗以及德国总理科尔通电话,向他们解释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并寻求他们的支持。在苏联和平解体这个问题上,布什把所有西方领导人都拉上,成为他们共同立场的发言人。为了获得西方的认可,共和国领导人在核武器、边境和少数民族问题上只得听从于布什。
布什要做的,就是“攘外必先安内”,但攘外比安内还好办些,他没有精力和能力在白宫内实现大家的“齐心协力”,他试图挽救苏联的意愿和举措,最终也没有奏效。
权力的游戏,最终由人民的力量主导
有学者认为,苏联解体是“民主对集权的胜利”。
这也许是最为客观、中肯的关于“大国的崩溃”的原因解析。
苏联的存亡取决于民众的选票。无论是戈尔巴乔夫还是叶利钦,当然布什更算不上。他们都无法单独决定苏联究竟是存在还是灭亡。真正的冲突,其实是独立的俄罗斯和其他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冲突。无论怎样,乌克兰离开了苏联,叶利钦和他的助手面临的选择是:要么继续背负起帝国的包袱,要么抛弃帝国。他们选择了后者,因为这个包袱背起来太沉重了,用我们中国的俗话说:吃力不讨好!
所谓顺者昌、逆者亡,无论是老布什还是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克拉夫丘克,虽然在某些大事件中担当主角、举足轻重,但是大势所趋,他们靠一己之力并不能改变历史的进程。例如戈尔巴乔夫“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厢情愿,老布什面对苏联解体欲“网狂澜于既倒”的徒劳,都是最好的例证。
这可能是浦洛基《大国的崩溃》的“心声”,也是苏联解体的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些有益的启示。

推荐内容